苹果 AirPods Max 详细拆解
- 2020-12-23 18:13:00
- 技术管理员 转贴
- 1965
到了2019年3月份苹果AirPods 2代发布,该产品采用H1芯片,增加了语音唤醒Siri、无线充电等等功能。时隔不到一年,AirPods 系列第三代产品AirPods Pro 于2019年10月30悄然上架苹果官网,外观配置上均得到了升级,新增的主动降噪功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带领TWS真无线耳机迈向了更为高端的主动降噪时代。
来到2020年,苹果首款头戴耳机从年中被爆料到年尾,这款AirPods Max备受期待的产品终于在12月8日搭着今年的末班车突然上架官网。我爱音频网第一时间进行了初步开箱上手体验,同时根据头戴耳机的技术演变解析了AirPods Max的产品特点,同时这款头戴耳机采用了创新的双主控芯片将成产品设计也非常值得关注。
截至目前为止苹果已推出多款音频产品,我爱音频网长期拆解分析行业最新音频产品,对苹果的音频产品均做了详细的拆解报道,其中包括:
1、苹果HomePod mini 智能音箱
2、苹果 AirPods Pro 真无线降噪耳机
3、苹果 AirPods 2 真无线耳机
4、苹果 HomePod 智能音箱
5、苹果 AirPods真无线耳机
6、Apple苹果Lightning to 3.5mm Audio转接线
7、Apple苹果EarPods
8、Apple苹果Lightning接口的EarPods耳机
苹果AirPods Max 头戴耳机在外观上突破了目前主流旗舰产品的设计,重构了耳机头梁结构,采用不锈钢框架搭配穹网设计;配置上搭载Apple H1芯片,支持主动降噪、佩戴检测、自适应均衡音效以及空间音频功能等。
本文共计250张高清大图,7883字产品设计、结构、用料解析,详细拆解苹果首款头戴耳机AirPods Max,下面就跟随我爱音频网来看看这款产品的庐山真面目吧~
一、苹果 AirPods Max 开箱
包装盒依旧是苹果简洁明了的风格,正面仅有耳机1:1外观渲染图。
背面展示有苹果 AirPods Pro置于智能耳机套内的渲染图。右下角有苹果商标和CE认证、以及可循环、禁止丢弃标识。
包装盒侧边印有产品名称AirPods Max。
另外一侧苹果LOGO。
背部标签信息有商品名称:头戴式无线耳机(配耳机套);型号:A2096 中国制造;输入:5V⎓1A;制造商:本产品是由美国公司授权生产等。以及兼容设备说明和序列号条形码。
包装盒内物品耳机置于耳机套内,还有充电线和文档盒。
USB Type-C to Lightning 充电线。
Lightning接口特写。
USB Type-C接口特写。
耳机置于耳机套内正面外观一览,耳机套有一层半透明纸包裹。防止运输途中损伤。
耳机背面还覆盖有一层加厚纸垫防护。
取出耳机,耳机罩由白色纸质模具覆盖。
纸质模具内侧特写。
耳机正面一览,耳机套手感与此前推出的苹果 手机壳类似。
背面一览。
耳机套通过磁吸的方式固定。
耳机套底部一览。
耳机套内部起绒材质手感柔软,还起到防滑和防划作用。压印信息设计于加利福尼亚苹果公司,在中国组装。
耳机套内部衔接结构特写,
我爱音频网通过测试发现,耳机套内部设置有磁吸元件,耳机放入皮套后会断开蓝牙连接进入超低功耗待机状态。
耳机外观一览,耳机壳背面无任何LOGO和字样,但支持购买时定制刻字。
耳机内侧外观一览,耳罩为包耳式。
耳机底部外观一览,充电接口位于右侧耳机上。
耳机底部还有多个开孔,包括麦克风和低音倒相孔后面一一介绍。
耳机佩戴状态展示。
苹果AirPods Max全新的设计的头梁结构一览。
头梁采用了不锈钢框架搭配紧绷的织物穹网,不锈钢框架外部柔软材料包裹,触感舒适。织网下陷较深可以有效支撑分散耳机的重量对头部的压力。
织物穹网特写,有助于分散重量,减轻头部的压迫感,并且具有很强的透气性。
头梁伸缩套杆特写,拥有很强的阻尼感。
伸缩套杆最大拉伸长度特写。
头梁与耳壳悬挂系统特写。
悬挂系统可实现耳罩左右旋转,和向下旋转,提升佩戴舒适度。
我爱音频网采用ChargerLAB POWER-Z KT002便携式电源测试仪对苹果 AirPods Max 降噪头戴耳机进行有线充电测试,输入功率约为2.26W。
我爱音频网采用ChargerLAB POWER-Z KM001C便携式电源测试仪对苹果 AirPods Max 降噪头戴耳机进行有线充电测试,充电功率约为2.28W。
取掉磁吸式耳罩。
耳罩内侧特写,配备有方形框架。
耳罩正面内侧防尘织网上编织花纹有L/R左右标识。
耳罩内部侧边预留有未被防尘网罩覆盖的椭圆形开孔。开孔位置对应光学传感器用于佩戴检测。
我爱音频网使用1元硬币与耳罩整体深度对比,耳罩相较于其他产品较深。
编织的R/右标识特写。
耳罩塑料框架特写。与腔体交接处设置有缓冲垫。
我爱音频网使用磁铁测试,缓冲垫四角下方设置有铁块,可以被磁铁吸附。
耳罩框架上同样印制有设计于加利福尼亚苹果公司,在中国组装信息。
耳壳内部出音孔盖板通过四颗螺丝固定,盖板侧边有L/左标识。
左耳顶部长条形降噪麦克风开孔特写,内部有金属网覆盖,防止异物进入。
左耳顶部另外一侧降噪麦克风开孔,同样有金属防尘网覆盖。
耳机泄压孔特写,保持腔体内空气流通。
底部椭圆形麦克风开孔特写,内部金属防尘网覆盖,用于通话拾音。
由于为金属机身,所以左耳底部还设置有天线信号溢出开槽。
光线传感器开孔特写,用于佩戴检测功能。
圆形出音孔特写,内侧有防尘网覆盖。内窥可以看到扬声器单元。
固定盖板的梅花螺丝特写,设计有CD纹理。
用于拆卸头梁的卡针开孔。
音腔盖板侧边印制信息有设计于加利福尼亚苹果公司,在中国组装。型号:A2096,EMC 3276 5V⎓1A;FCC ID:BCG-A2096;IC:579C-A2096等。
另外一侧有CE、EAC认证标志和禁止丢弃标识。
盖板内侧配置有磁吸结构,用于吸附耳罩。
右侧音腔盖板与左侧一致,印有R/右标识。
顶部有两个降噪麦克风开孔,内部金属防尘网覆盖。
降噪模式切换按键特写,点击依次切换降噪、降噪关、环境音增强通透模式。
顶部第二颗麦克风开孔。
数码旋钮特写,通过单击、双击、旋转实现调节音量、切换曲目、接听电话,以及长按后通过“嘿,Siri”唤醒语音助手。
数码旋钮侧边特写。
右耳泄压孔特写。
通话麦克风开孔特写,内部金属防尘网覆盖。
Lightning充电接口特写,右侧为充电指示灯。
右耳同样配备了光学传感器单元用于佩戴检测。
我爱音频网使用卡针插入微小的圆形开孔。
即可从悬挂系统处轻松取掉头梁单元。
分离耳机和头梁拆解一览。
耳罩上悬挂结构头梁接口特写。
开孔内窥可以看到卡针结构,用于连接头梁内部线路。
头梁悬挂结构特写,末端线路触点,用于与左侧耳机连接;接口下方设置有凹槽,与耳罩卡针结构固定。
悬挂结构另外一侧还设置有椭圆形开槽,用于固定。耳机头梁单侧正反面共有4个触点,我爱音频网使用万用表测量左右两端的触点两两导通,判断出头梁内共四条导线。另外头梁的金属轴左右也是导通状态。
经我爱音频网实测,头梁结构整体重量约为62.6g。
两只耳罩整体重量约为49.8g。
左耳耳壳重量约为145.6g。
右耳耳壳重量约为127.7g。
两个耳壳整体重量约为273.4g。
苹果 AirPods Max 整机重量约为385.6g。
搭配耳机套整体重量约为520.6g。
苹果 AirPods Max 外观拆卸一览,头梁、耳罩、耳壳均为模块化设计,可轻松拆卸。
二、苹果 AirPods Max 拆解
看完开箱部分,我们已经详细了解了这款产品的外观,大致了解了内部结构位置。下面进入拆解部分,这款产品内部做工依旧展现了苹果高级水准,用料十足,结构复杂有序,排列规整,全程高能,对于喜欢拆解的小伙伴可以大饱眼福了。
进入拆解部分,首先卸掉两只耳壳音腔盖板上的螺丝。
盖板固定螺丝特写,螺丝上有固定密封圈。
打开盖板,有排线与主板连接,耳罩内部有一个麦克风。
排线由金属压板与螺丝固定。
卸掉螺丝,取掉金属板。
金属板背面有两块方形缓冲垫,缓冲垫上有圆形开孔。
盖板内侧结构一览。
盖板四脚固定有用于磁吸耳罩的磁铁。
固定螺丝塑料母座特写。偏心的母座可以配合螺丝与卡位实现90度的来回旋转,突出位置当转到下图位置时即可固定住盖板,反之即可拆下。设计之巧妙!
如图,突出位置当转到这个位置时即可固定住盖板。
盖板内侧出音孔防尘网布特写。
麦克风单元排线绕孔走线。
镭雕H228 036 GWM1的硅麦。
另外一侧耳机盖板同样有排线连接。
金属板相对较小,但同样配备了缓冲垫。
金属板外侧特写。
音腔盖板拆解正面一览。颜色较重的位置为麦克风,盖板固定在耳壳上时很难发现。
音腔盖板内侧一览。
拆卸头梁的卡针孔内侧有胶塞通过金属板固定,防止异物进入耳机。
胶塞中间三叉形裂缝。
音腔盖板侧边固定有光学传感器单元,通过排线与主板连接。
光学传感器固定结构特写。
光学传感器与麦克风单元分布在一条排线上。
光学传感器开窗特写。
光学传感器检测元件特写,和手机上的很像。
盖板与腔体交接位置还设置有泡绵密封胶。
左耳腔体内部结构一览,中间位置为Apple设计的动圈式驱动单元。
头梁与耳壳悬挂系统内部结构一览。
降噪麦克风位置结构特写,通过排线与主板连接。
左耳底部这部分被硕大的蓝牙天线模块占据。
左耳主板单元元器件一览,有一块较大的长方形金属屏蔽罩覆盖。
连接左右耳的导线采用了铜箔屏蔽并使用透明管包裹,束线器固定位置外层还增加了黑色橡胶管加强防护。这段导线就是用于连接左右耳机通过头梁内部线缆传输数据与供电的。
右耳腔体内部结构一览。
右耳悬挂系统内部结构特写,与左耳一致。
右耳内电池单元特写。
右耳内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两块电池,电池导线沿腔体边缘走线,有金属束线器固定。
另外一侧电池单元特写。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池的输出端子电压为4V左右,可以判断两颗电池为并联。
降噪模式切换按键内部结构一览。
数码旋钮内部结构一览。
我爱音频网将左右耳壳内部结构做整体对比。左耳主板位于腔体左侧,右耳主板位于腔体底部。两块电池单元均位于右耳腔体内,分别放置在扬声器单元左右两侧。
耳壳顶部结构对比,左侧腔体内缺少了两个物理按键结构。
两只耳壳左侧内部结构对比,左耳为主板单元,右耳为电池单元。
两只耳壳底部结构对比。左耳配置有天线单元结构;右耳为主板单元。
两只耳壳右侧对比。左耳未放置任何元器件,右耳为电池单元。
Apple设计的动圈式驱动单元正面一览。
动圈式驱动单元背面一览。
扬声器单元连接主板的金属弹片特写。
扬声器T铁中间位置调音孔特写,有防尘网覆盖。
扬声器周边还配置有三处调音孔,防尘网覆盖。
经我爱音频网实测,扬声器尺寸约为40mm。
左耳内的天线结构正面一览,通过同轴线与主板连接。
蓝牙天线结构背面一览。
蓝牙天线结构顶部由方形导电布排列。
揭开导电布,可以看到下方蓝牙天线。
蓝牙天线特写,与外壳注塑条形开孔连接,降低金属壳体对于信号的影响。
耳机悬挂系统拆解一览。
悬挂系统通过导线插座与主板连接,使左右耳互通。
悬挂系统正面特写。
悬挂系统顶部特写。
悬挂系统背面特写。
悬挂系统底部特写,两条弹簧结构,用于开合固定头梁以及给予耳罩向下旋转的回弹力。
悬挂系统侧边特写,六角螺丝钉固定,下面是滚珠轴承。
另外一侧同样有六角螺丝钉进行固定,转轴承载在滚珠轴承上。
佩戴位置传感器特写,通过金属盖板和螺丝固定。
卸掉传感器单元,开窗处可以看到两个圆形磁铁结构,弹簧压缩,两者靠近,弹簧伸展两者分离。
佩戴位置传感器上霍尔元件特写,用于检测上图圆形磁铁对应位置,从而检测佩戴状态。
与主板连接的导线焊接,胶水加固。
开孔内窥可以看到卡针结构,用于连接头梁。
Lightning电源输入接口单元结构正面一览,接口通过金属板和螺丝固定,排线通过连接器与主板连接。
Lightning电源输入接口单元结构背面一览,金属固定框架。
Lightning 接口母座特写。
电池单元拆解一览,电池固定在塑料框架内,背面有海绵垫缓冲防护。
电池单元塑料框架结构一览。
电池缓冲海绵垫特写。
锂离子电池型号A2165,充电限制电压4.35Vdc,额定容量:664mAh,生产商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配备有电路保护板。
第二块电池特写。
电池上印有丝印二维码信息。
同样配备有电路保护板,导线焊接胶水加固。
来到主板部分,右耳主板正面元器件一览,与腔体交接位置设置有缓冲塑料框架。
主板背面元器件一览。有多颗连接器插座,插座均有泡棉保护。
卸掉塑料框架。
与悬挂系统导线连接的插座特写。
与扬声器单元金属弹片连接的金属金属片特写。
三颗不同颜色的LED指示灯特写,用于充电指示。
丝印J6的霍尔元件,位于主板边缘方便检测磁场,使耳机进入超低功耗待机状态。
丝印A的IC。
丝印S9AJ的IC。
丝印6K的六脚IC。
丝印02CI的IC。
DIODES PI3USB102E,USB2.0数据切换开关。
丝印WA9的IC。
两颗丝印07NHC的IC。
丝印0FD的IC。
NXP恩智浦 丝印610A38的IC,用于Lightning接口连接。
DIODES PI3USB102E,USB2.0数据切换开关。
丝印058DEN的IC。
两颗TI德州仪器 TLV3691 超低功耗比较器。
丝印V29CD的IC。
TI德州仪器 TLV341 支持关断的CMOS轨到轨单运放。
三颗丝印2Z的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