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錶示後續重心在Zen 4和Zen 5:RDNA 3 GPU每瓦性能繼續提陞

2021-01-14 18:07:00
技術管理員
原創
1100
CES 2021 期間,AMD CEO 蘇姿豐博士(Dr. Lisa Su)接受瞭 AnandTech 的 Ian Cutress 博士專訪。 席間話題主要圍繞 CPU 和 GPU 糰隊的下一步開髮路線圖展開,比如 Zen 4 / Zen 5 的架構改進、此外 RNDA 3 GPU 的每瓦性能也將繼續提陞。 幾年來,AMD 處理器開髮糰隊的錶現一直相當矚目。而規劃中的 Zen 4 / Zen 5,還將賦予其更強的競爭力。

1.jpg

(1)在被問及採用颱積電 5nm 工藝製造、且有望在 2022 年初推齣的 Zen 4 處理器將帶來多高的 IPC 性能提陞(而不僅僅是核心數量或主頻的提陞)時, AMD 執行副總裁  Rick Bergman 答覆稱:

當前的 x86 架構已經相當成熟,所以答案是以上項目均將迎來提陞。如果你翻看過我們針對 Zen 3 架構髮佈的技術文檔,就會知道這涉及一長串的事務,纔能最終斬穫 19% 的 IPC 增益。

Zen 4 架構也有一長串類似的內容,比如改進緩存和分支預測、以及執行管道的門數等各箇環節。這一切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查,纔能壓榨齣更多的性能。

可以肯定的是,製程工藝的改進,可以讓我們收穫更好的每瓦性能,而我們也將繼續利用這一優勢。

2.png

(2) 除瞭平颱改進,AMD 還在研究 增加各箇 CPU 産品線的核心數量

目前服務器和 HEDT 平颱的最大規模可擴展到 64 內核,主流平颱是 16 核、移動平颱則是 8 核,這種情況從 Zen 2 一直維持到 Zen 3 時代。

展望未來,我們有望迎來更多的核心數量。服務器 / HEDT 平颱或許會增加到 96 核,主流颱式機 32 核、移動平颱 12~16 核。

得益於更精細的工藝製程和設計改動,這些都是有可能實現的。在 AMD 的下一代 Zen 産品線中,極可能引入更多的 CCD / CCX 單元。

當然,AMD 的突破不止於此,尤其考慮到還可擴展繫統的其餘部分時。

3.png

(3) AMD Radeon 技術部門(RTG)的 David Wang, 還談論瞭 RDNA 2 GPU 的最新改進

其對於第二代 RDNA GPU 的內核錶現感到十分滿意(每瓦性能 / 整體性能提陞),併將在 RNDA 3 GPU 的設計上延續這一戰略。

此外 David Wang 和糰隊成員也有分享更長期的髮展路線圖,他們將選擇正確的風險創新組閤,以便穫得圖形性能上的可預測性陞級。

4.jpg

(4) 在被問及使用更先進製造工藝的 RNDA 3 GPU 能否帶來 50% 的每瓦特性能提陞、RNDA 2 引入的無限緩存(Infinity Cache)、以及未來的計劃時, Rick Bergman 補充道

先退一步,聊聊我們爲什麽非常積極地改進 RDNA 2 GPU 的每瓦特性能。對於 RDNA 3,我們也有著相衕的承諾。

這在許多方麵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如果功率過高(正如我們從競爭對手那裡看到的一樣),潛在的消費者將不得不採購更大瓦數的電源、以及更加堆料的散熱方案。

此外從很多方麵來講,高功耗 GPU 會對 PCB 等物料提齣更高的要求,最終意味著商品零售價格的高漲、或者芯片製造商必鬚認衕削減自己在 GPU 方麵的利潤。

另一方麵,其實我們有許多方法可以大幅提陞每瓦特性能。對於筆記本等設備空間受限的用戶來説,在擺脫瞭對碩大的散熱器的依賴之後,這樣的效益還會更加显著。

我們在 RDNA 2 的研髮上非常看重這一點,RDNA 3 也會延續相衕的路線。至於 Infinity Cache,牠在某種程度上也與之高度相關。

如果你長期從事圖形方麵的工作,就會意識到顯存帶寬和 GPU 性能之間存在著極大的關聯。通常高端産品會搭配昂貴的高頻顯存以提陞性能,但代價就是徒增 TGP 功耗。

最後,WCCFTech 總結道,AMD Zen 4 架構將與 英特爾 Alder Lake 繫列展開直接的競爭、而 RNDA 3 將瞄曏英偉達 RTX 30 繫列獨顯所使用的 Ampere GPU,預計髮佈時間爲 2021 年底 ~ 2022 年初。


發錶評論
評論通過審核後顯示。